0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他们总说没有功课,违反了与家长之间所达成的协议,怎么办? Posted by Yan Yan Dong on September 13, 2013 at 12:01pm 今天我们Burnaby的家长工作坊进行了第二堂课的训练,大家感到很愉快,因为觉得能在这个团体里学到一些新的亲子教育的理念。这次有些家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天放学回家孩子就玩电脑游戏,不做作业,违反了与家长所达成的协议,课后回家做作业,原因是没有作业。家长们觉得很无助,我们能不能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来寻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PDCA中文学苑 to add comments! Join PDCA中文学苑 Email me when people reply – Follow
Replies
繼續回覆:
把愛的信息傳給孩子
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接觸和溝通是問責式的、只求解決問題呢?還是滿有關懷、互相尊重、有理解和接納的呢?家長的目的和態度是要贏得孩子嗎?
達成協議
家長和孩子能達成協議是很好的做法。那個協議是怎樣達成的?孩子有被聆聽、和參與作決定嗎?若這個協議起不了作用,是否是時候檢討修訂,或試一試別的方案呢?
往後我們就要學習怎樣開家庭會議,在正面的氣氛下解決問。這個星期的第三課也會學習正面的溝通方法。期盼與大家再一起學習和成長。
謝謝家長提出這個問題,相信這個場景十分普遍,可能在一些家庭慣常地天天上演著。過去一週所學到的「正面管教」工具,正好讓我們試試使用一下。
那一個不良的行為
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有多個令人不快的角度。在這裡,家長心煩的可以是孩子玩遊戲機,不做作業,擔心孩子的學業;又可以是孩子違反了做作業的協議,為協議有名無實而感失望、氣憤;又可以是家長懷疑孩子說沒有家課是真是假,難以置信。家長最好選擇最迫切要處理的一個不良的行為(one thing at a time) 來處理。所以在「家長互助解決問題」一開始,我們就要找個‘頭條新聞’ 標題,就是讓家長決定那一個不良行為於他/她來說是最迫切要面對的事情。
第一條線索
在面對那個不良的行為時,家長的感受就可以帶出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這裡提到‘家長們覺得很無助’ 。從這裡我們可以斷定出甚麼?
回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