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黄金棍下出孝子”似乎正渐行渐远,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论却好像是正受宠时。正面管教沟通方法中“鼓励”与“赞美”的对比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带给你新的思考和感悟?欢迎分享。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PDCA中文学苑 to add comments!

Join PDCA中文学苑

Email me when people reply –

Replies

  • 昨天在课堂上的讨论意尤未尽,想必大家从今天起,就会有与Jane类似的体会了。上周儿子从学校打电话回来,想与我们分享他考试失误的事情,我们心里很高兴他这样能这样认真地对待学业和愿意与父母分享他的心情。想要正面反馈时,特别在脑海里快速思考了一下用什么样的语句可以从对一次考试的体验启发他思考什么是他真正追求的。于是就将原本想脱口而出的赞扬的话语,变成对他的鼓励:"没关系的,你这段时间备考这么努力,一定己经学到了想学的知识。如果这次考试发现了还有题型没准备到,不是正好又学到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了吗?学到知识和真本事最重要。"儿子答:"那倒是,不过这次更主要的是我考试的时候时间分配失误,想要拿A+前面的题做得太仔细、花了太多时间,以致于后面的题需要花点时间思考时,已经不够时间了",我答:"那下次你一定对考试时间的分配更有经验喽!""哦,那倒是!""拜拜!"。3分钟的对话,让我心里很平安,看到多年贪玩,视音乐和蓝球为生命,学习为对付爸妈和老师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变得越来越自主自觉地学习,心里感到放心。看他愿意每周回来向爸妈咨询和分享求学生活的喜乐和艰辛,学习有序地管理自己的作息、饮食和生活费的点滴,心里感到放松。体会到他对爸妈关心他,也越来越知道感恩、甚至开始对爸妈性格不成熟、情绪失控时有接纳,包容,并主动担任主席召开家庭会议,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更令我们无比感恩。总结这种渐渐建立起来的与儿子彼此信任和彼此鼓励的正向循环,我想应该都是过去三年漫长的时间里,坚持相信和运用PD,并在错误中不断学习成长的缘故。
  • 表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很容易说。鼓励要花时间了解孩子,当然效果不同,只是真有点不习惯。要教育好孩子还真不容易呀!
  • 在与本拿比班培训师和学员交流的时候,大家对自己成年之后缺乏自信、缺乏自我认知、不断寻求别人认可、内心脆弱等种种情况,究相原因,原来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鼓励,寻求表扬的原因。在角色扮演中,大家发现:表杨是针对自己的需求而给予别人做事结果的肯定;鼓励是针对别人的成长而给予别人做事过程而赋出的辛苦、知识和时间的肯定。常用鼓励的言语会造就别人,并像主食-米饭一样强身健体;而表杨的语句就像糖果,少吃怡情,多吃有损健康。
This reply was dele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