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六岁,上一年级。来温哥华一年。大儿上的学校中国人很少,不超过10%。因为孩子小,关于所谓的“种族歧视”我们压根儿没和孩子提过。因为我一直相信尽管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有一些不好的行为让人诟病,但是人性本善,我们作为个体,只要尽力去做好,所谓的”歧视“应该不是一个难以处理的事情。
大儿一直和西人小朋友玩儿得很好,他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一西人小孩儿,在大儿刚来还很不适应的那个阶段对大儿的帮助很大。最近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儿一直和另一拨西人(不是他们班的)小孩儿踢球,每天踢得都很高兴。但是大概三周前,大儿有一天回来和我说他那天很不开心,因为那帮踢球的小孩儿不让他参加踢球了,让他去和中国小朋友玩儿。我当时的处理是引导大儿往其他方向去想,比如那些小孩儿不想踢了,人够了,或者害怕大儿踢得好啊之类的,因为我更愿意把人往好的方面想,也希望大儿能够这样想。
但是今天,大儿回来很具体地和我描述了一件事情的经过,课间休息(recess)时,大儿冲到操场去占领了一块石头,准备玩儿磨石头(smash rock)的游戏,那帮孩子过来直接对他说:“No Chinese”大儿悻悻然离开,心里的难过可想而知。
我听了之后,压抑住了自己给那些西人小孩儿的家长打电话的冲动(我认识其中一个家长),压抑住了自己去办公室找老师或校长的冲动,回到家和孩儿爸说了这件事。孩儿爸用大儿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了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因。我则坐到电脑前写下这些文字。我有很多问题,那些小孩儿的做法是不是一定意义上的”bullying”,作为华人家长,作为华人孩子,我们能做点什么? 如果这种语言上的”bullying”发展成了身体上的冲突,而我们的孩子又fight back,后果是不是很严重?
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你该做点什么!” 这里写出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Replies
A
我會在家開孩子party, 每次不同的主题邀請2至3個小朋友回家玩。之前会問孩子喜欢的食物和遊戲可預早準備。一直將此活動延申至孩子已和半班以上同學建立起不错的關係為止。[微笑]
此外,我会帶孩子學中国功夫,目的不是欺负人,是加强他的信心,預備日後上台表演,也有阻嚇作用。
要幫他建立自信,這些不跟他玩,還有其他跟孩子玩。孩子仍会覺得自己受歡迎和被接纳的一個可愛孩子。全世界的學校都有欺凌的情況發生,身材细小及性格内向的孩子尤其是被欺凌的对象。在小學階段尤其嚴重。我会教曉他們説: "不"。若小孩真的應付不了時,父母和學校要介入幫助
B
@Amber 我的儿子7岁刚去美国时受过类似的经历,他可怜的小样儿和“妈妈,我好孤单,没有朋友”的声音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我不懂PD也不想找学校和欺负他的孩子的家长。记得我只很认真地做了一件事,就是蹲下来帮他擦干眼泪和看着他苍白的小脸告诉他:“就算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跟你做朋友,妈妈都是你最好的朋友”。后来当他孤单时,他都会喃喃自语地安慰自已:“他们不跟玩我才不怕呢!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妈妈。
C
感谢@Amber 的分享,我知道许多家庭的孩子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不一定与种族歧视有关,也会有一些是有关的。包括我们大人在这个移民国家的生活中也会遇到。我的新体会和做法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接纳认同孩子被排斥被孤立的感受,这是必须先做的。给他的爱杯充满家里父母的爱和肯定。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介意不被接纳的,要让孩子知道这是正常的感受,肯定他的感受。就像正面管教所常常说的理论,人生在世就是要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D
德州人热情,孩子小通常还好。Nan班里他有个很好的朋友J. 有天和他说他是她最好的朋友,但她妈妈不喜欢。我们还是少数。我觉得你还得和学校反应。隐形的我们管不了,这么公然挑战不合适。我们改变不了皮肤的颜色。美国应该是英雄不分处处,还得靠自己
E
我能理解这种心情,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也遭遇过。比较在意的是你儿子的反映,在我看来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而我估计这也不是第一次。我的建议是你要帮助你孩子怎样去正确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无需上升至种族歧视的level. 我看过很好的儿童绘本“你的水桶有多满”或其他美国情绪管理的儿童绘本都不错的,利用故事启发孩子,找到应对方法。
其实在哪国,弱小的孩子都会受欺负,我家女儿也一样,重要的是心态和应对能力
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还年轻,被小孩子们说chinese之类的难听话,我当时踩着自行车对他们说粗口就马上开溜。想起来挺勇猛的,哈哈
F
你上网看看这篇文章,”The Myth of American Meritocracy”我打印出来了,没看完呢,30多页,英语的阅读速度又慢[冷汗]。 总之文章的主题就是:由于政治上的弱势导致在名校录取上对亚洲人的潜规则。立意是:这种歧视(学术腐败)影响了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力,呼吁改变以保持美国的优势。主要不是为了提高亚裔的社会地位(作者是犹太人)
而且美国学校的bully好像比较严重。上礼拜还有一个签名活动:两个家长发起的,他们孩子在学校受到bully,自杀了。他们申请立法在全美校园禁止bully.现在更厉害的是cyber bully (在社交网络上留恶贴,攻击同学)
客观说:在美国(不知道加拿大)亚裔男性在升学、就业、成家方面压力最大。我们学区高中最近几起自杀案件,基本都是亚裔男孩子[流泪]。如果没有经济、政治实力的整体提高,这种情况不会有本质改变。黑人人权运动半个世纪了,现在也是主流人群了,都当总统了,现在不还是那样嘛。这个和北京的空气一样,是必须接受的生活中的负面因素。也许能改善,但是不是一两个人,一朝一夕的事情.太负能量了[冷汗]
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不懂这些,所以一起玩儿;到了高中基本就按肤色分堆儿了,没有人告诉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潜意识里比较认同与自己相似的人,有安全感。
G
亚裔男孩确实不容易。不过极端的是少数个例。大部分孩子还挺快乐的[呲牙]
H
感謝分享,女兒也碰過突然被好朋友排擠的景況,而我覺得最頭疼的是:我從來不用介意這個問題,而她很介意他人的眼光.
I
上午一直忙小的,刚看完。我觉得这个事儿你必须看开,你越纠结孩子越当回事。内心强大不在乎Bully。你告诉他你足够强大了就赢了。这是残酷的现实啊。
你找家长或者找校长估计效果不大。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人的印象已经留给西人了。我觉得不去管别人,我们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
J
对这个问题不太敏感比较好.当作普通的孩子之间的问题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