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
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有人说,这本书应该读三遍,读第一遍会认同,读第二遍会改正,读第三遍会进化。
期待在花红柳绿的四月,我们来共读分享这本书。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PDCA中文学苑 to add comments!
Replies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九章
心灵的光芒(4月26日)
【书摘】我们害怕自己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因为它的存在违背了我们的核心信念“我不行”。没有人能够发挥自己的全部天赋。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某些积极特质,让它们无法表现出来。我们在努力保持谦虚低调的同时,其实也埋没了自己所拥有的一些最宝贵的特质,这些特质会成为我们心中“光明的阴影”。光明的阴影与黑暗的阴影一样,都是我们心灵阴暗面的一部分。(P167~168)
【思考】花几分钟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深呼吸几次,然后开始阅读下面的积极词语,每读到一个词都大声告诉自己:“我是……的。”例如,我是健康的,我是美丽的,我是聪明的,我是有才华的,我是富有的。如果你对某个字眼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是觉得某个字眼特别不适合你就把它单独记录下来。
你拥有所有这些积极的特质,你要做的只不过是重新包容和接纳它们的存在,让它们可以在你身上表现出来。(P169~170)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八章
重新诠释自我(4月25日)
【书摘】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如果我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把线的两端定义为“好”与“坏”,绝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位置,既会表现出一部分“好”的特质,也会表现出一部分“坏”的特质。我们需要学会在整条线上自由移动,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最合适的特质,不必为“坏”的特质而感到羞耻。我们所有的情感和冲动,都发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性。(P162~163)
【思考】我们心中永远都会有光明,也永远都会有阴影的存在,因为光和影原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当我们能够敞开心扉,包容世间的万事万物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贵馈赠。(P163)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八章
重新诠释自我(4月24日)
【书摘】换个活法,从换个说法开始
要改变看待生活的视角,我们必须检视自己的过去,直到我们能够通过对过去经历的重新诠释,为这些经历承担责任为止。把我们的遭遇归罪于别人,或是寻找理由和借口,当然比自己承担责任要容易,但这样的态度不可能解决问题。你所经历过的一切,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都不是偶然的,都有你自己的因素在里面。
能让你产生剧烈情感波动的每一个字、每一次经历、每一个人,都需要你去回忆、去面对、去接纳、去包容。(P149)
【思考】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能让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的积极诠释,拒绝那些让我们感到孤独无助的消极诠释。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诠释方式,任何消极的经历都可以呈现出积极的意义。影响我们感情的,并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对某一段经历的主观认识。(P150)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八章
重新诠释自我(4月23日)
【书摘】承担责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大多数人只愿意为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承担责任,对于消极的事情则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当我们学会承担责任时,就可以把一切精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即使我们为某些经历感到痛苦或是羞耻,至少也可以意识到这些精力在我们人生之旅中的意义,从而得到慰藉。(P148)
【思考】如果你不肯面对过去,过去就会成为你的包袱,让你无法自由前行,只能在同一个圈子里打转。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把“疯狂”定义为“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同样的事情,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智慧,重新接纳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这个圈子。那些懂得从负面经历中吸取教训,为自己的感情负责,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生活的人,很少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P148)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八章
重新诠释自我(4月22日)
【书摘】要预测一个人的未来,通常只要了解他的过去就可以了。过去的经历让我们相信我们将来所能得到的东西最多只能是过去经历的翻版。如果我们维持这样的信念,视野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我们无法超越过去的自己。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什么变化。我们的过去会影响我们说话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生活方式。有些人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过去,还要承担他们父母的过去。痛苦经历会在家庭中代代传承,我们只有理解了这种传承机制,才能从痛苦中得到解脱。(P137)
【思考】你完全有能力正视自己的过去,重新发掘自己身上那些被埋没的特质。你只需要闭上眼睛,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找到答案。你拥有改变自己生活的力量,但只有当你对改变的渴望超过了维持原有生活方式的惯性时,这力量才能发挥出来。(P137)
19:38:39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八章
重新诠释自我(4月21日)
【书摘】如果我们不治愈过去的伤痛,它就会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天分和创造力得不到施展。我们总想改变周围的世界,以为只要这样我们就能实现梦想。然而实际上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不够坚持,不能让自己的天分充分发挥出来,不能表达自己心中的真实情感。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了父母的压抑,实际上,这种压抑之所以会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是因为我们自己。(P136)
【思考】追寻梦想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却没有意识到整天庸庸碌碌的生活,压抑自己心中的渴望,其实更加消耗我们的精力。因为没有追求,所以我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会让我们越来越绝望,这绝望会在我们心中慢慢积累,最终以疾病和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的过去,就会把心中的绝望和愤怒带往未来。(P136)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七章
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4月20日)
【书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充实快乐的生活。只要我们能够找到真实的自我,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我们需要学会用爱和尊敬的态度看待心中的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意识到内心空间的浩瀚与广博。这会让我们对自己产生全新的认识,使我们获得内心的宁静。(P131)
【思考】你心中的每一种亚人格,都可以赋予你一份珍贵的礼物。你所具有的每一种特质都是有价值的,无论你是喜欢还是憎恨它们。如果我们拒绝这些礼物,就等于是违背了我们的本性。老话说的好:“一切生命要么生长,要么衰亡。”我们需要从每一次人生经历中得到收获,然后再翻开人生新的篇章。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的所有特质时,就可以自由选择人生的轨迹。(P131~132)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七章
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4月19日)
【书摘】儿时的经历有时会对我们造成非常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持续一辈子。如果我们小时候在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或是受到了伤害,就有可能形成强烈的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偏见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越陷越深,越来越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要解决这一问题,你需要回忆起最初形成偏见时的情景,然后再换个角度看待当时的经历。(P128)
【思考】回忆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如果你能回忆起最厌恶某种特质的原因,重新接纳这种特质就会变得更容易。(P127)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七章
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4月18日)
【书摘】拥抱完整的自我,追求内心的安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要你肯侧耳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愿意释放心中积压的负面情感,追求更加自由的生活,就可以让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必须卸下伪装,怀着平常心去看待那些曾让我们恐惧和憎恨的东西。
要从表层的、虚假的自我中解脱出来,需要心灵的宁静,因为只有在宁静中,你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P112)
【思考】综合心理学的创始人罗贝托·阿萨吉欧利(Roberto Assagioli)曾说:“如果我们把某种东西认做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就会为它所控制。如果我们能鉴别这种东西的性质,并且把他与我们自己区分开来,就可以控制它。”(P113)
【PDCA认证讲师群读书分享】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六章
这就是我(4月17日)
【书摘】如果你对过去的伤痛难以释怀,这伤痛就会成为你的负担,把你压的喘不过气来。
我们所要做的,是改变看待自我、看待生活的视角。假如我们从锤子的视角看过去,世上的所有事物都会变得像钉子一样;如果假如我们从锤子的视角改变到胡桃夹子的视角,那世上的所有的事物又会变成胡桃。(P98~100)
【思考】我们对善与恶、对与错、好与坏的判断都是主观的,都会受到我们自己视角的影响。当你的视角发生变化时,你眼里的整个世界都会改变。(P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