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戏力》读书会 Posted by Ruth on September 30, 2015 at 4:46pm 《游戏力》(10月1日) 『简介』本书的重点,是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游戏力,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一方面,作者通过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PDCA中文学苑 to add comments! Join PDCA中文学苑 Email me when people reply – Follow
Replies
《游戏力》第12章
迎接情绪的暴风雨(孩子的和父母的)(10月25日)
『书摘』「游戏与情商」如今,每个人都在讨论情商、情感素养、情绪竟争力。从某种角度看,游戏力的目的就是培养情商,因为游戏是孩子用来表达自己和释放情绪的方式。(P224)
『思考』在孩子学会用语言谈论情绪以前,他们需要先学习如何把情绪在游戏中玩出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中间步骤,然而它的重要性被低估了。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重要的中间步骤,我们可以请他把感受画出来、编故事讲出来、或跳舞跳出来。(P225)
《游戏力》第12章
迎接情绪的暴风雨(孩子的和父母的)(10月24日)
『书摘』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情绪的释放通常是因为再也控制不住了。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深夜或者发烧时,会表现得更情绪化。他们之所以会为了膝盖擦伤而哭一小时,是因为既然已经开哭了,那就顺便把以前积累的情绪也哭出来好了,当某一情绪强烈到无法被压住时,就会连带引出其它早就伺机逃脱的情绪。(P207)
『思考』我们当然无法把所有的情绪都挤干净,但至少要让他们能够继续正常的生活,找回快乐的空间。为了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提醒孩子:哭没关系,害怕或生气都没关系。这对父母来说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快乐(和安静)。但是帮助孩子释放这些情绪,对于亲子间的深层联结将会有所帮助。(P208)
《游戏力》第11章
加入你不喜欢的游戏(10月23日)
『书摘』「性的感受和表达」当孩子玩起性游戏或者出现自慰行为,父母会感到困惑和焦虑。通常,如果孩子们的性游戏只是偶然玩之,纯属好玩和好奇,那就不必担心。但是,如果是受到胁迫,形成习惯,或者发展得过头,那就应该考虑寻求专业支持。同时应该确保孩子能够接触到与年龄相符的、正确的性信息。最重要的是,不要处罚和责骂孩子。(P197)
『思考』我们需要与孩子发生足够多的身体接触,是亲密的、健康的,而不是虐待的、强迫的或是与性相关的。任何体能游戏,运动、打闹、户外奔跑,都可以帮助孩子消耗过多的性冲动。(P199)
《游戏力》第11章
加入你不喜欢的游戏(10月22日)
『书摘』游戏力对于过度依赖的问题,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处理方式,那就是角色置换。也就是说,由大人来拼命黏住孩子不放,黏人的孩子总被人推开,他们对此十分恐惧。当我们变成黏住人不放的那一方时,他们就成为可以最终决定走开的一方,如此一来,他们便能注意到连结,而不只是关注分离。(P188~189)
『思考』孩子激怒大人的另一个极端是,他们表现的独立过度,他们想摆脱大人的监控,不要大人的规则,这也很麻烦。我们既要保护他们,但也要让他们能够伸展翅膀。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放松不要去管那么多事,要相信他们已经够安全了,即便我们不能保证分之百的安全。还有些时候,我们只需要为他们找到安全的方法来实践独立。(P190)
《游戏力》第9章
主导孩子(在必要时)
(10月21日)
『书摘』我们的工作是坚持联结,要透过孩子表面的对抗与不端言行,看到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在渴望更多的关怀和抚慰。当然,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每时每刻的拥抱,毕竟他们也需要展翅飞翔。但是对孩子来说,探索世界时知道父母正在旁边为他欢呼加油,这种快乐的感受,与孤单、抑郁、难过、和寂寞是截然不同的。(P168~169)
『思考』「让事情变得有趣」主导游戏也代表着一种态度,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有趣的,整理家务、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等各式各样的苦差事为什么不能像游戏一样变得好玩呢?(P177)
《游戏力》第9章
主导孩子(在必要时)
(10月20日)
『书摘』“有些情况需要你主动介入:当你注意到孩子事事被动、情绪低落……当孩子无法开放开手脚尽情玩乐,或者无法接受别人的关怀,也不能温和待人,或者离开父母远一些,稍有冒险就不敢尝试……此时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愿意为他们量身设计游戏,用他们的方式去尝试新事物,而难度正好适合他们”——惠芙乐(P165)
『思考』大人主导孩子的方式通常包括:提供适当的挑战,引入重要的主题,或者玩得无聊时把游戏变得有趣一点。(P167)
《游戏力》第9章
跟随孩子(10月19日)
『书摘』在我们能够玩孩子想玩的游戏之前,可能需要和他们一起做些准备。不幸的是,当我们说“我不想玩”时,他们听到的是“我不想进入你的世界”,难怪他们会对我们说“我不想去学校……”“我不想去阿姨家……”他们在表示他们也不想进入我们的世界。父母越能加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就越能表现出合作的精神。(P154)
『思考』为什么不要总是回答“不行”?想象你刚经历过一件让你害怕、困惑、或不知所措的事,而你不能去提他,甚至不能去想。这就是孩子不能玩自己游戏时的感觉,游戏是他们思考和谈话的方式。(P155)
《游戏力》第9章
跟随孩子(10月18日)
『书摘』游戏力的重点是在跟随孩子和主导孩子之间,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一方面我们让孩子完成主导游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另一方面,当他们陷入重复、无聊的困境或者可能出现危险时,我们能够积极地加以干预。(P149)
『思考』如何跟随孩子:
●只说“好啊!”
●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注意安全,但不用过度担心
●预留“游戏时光”
●花些时间调整自己(P151)
《游戏力》第8章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关怀(10月17日)
『书摘』对于女孩而言,她们所关注的亲密和联结常会出现在幻想游戏和过家家当中。缺乏关爱的孩子可能会特别关心娃娃,也可能会扮演残酷的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会面临更重要的挑战,如交友、维系友谊以及在同龄人中寻找安全感等。这个时期,他们可能不再玩娃娃,也可能已经把父母排除在生活以外,当她们在这些联结难题中挣扎时,我们必须找到与她们维持联结的新方法。(P140)
『思考』我们常会迫不及待地跳进来提供有用的想法,但是很多孩子,特别是青春期少女,需要时间和空间先坐下来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我们耐心的等待,他们不会辜负我们的关注和对他们的信心。(P140~141)
《游戏力》第8章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关怀(10月16日)
『书摘』我们不太鼓励女孩自由探索,因此她们的翅膀一直就显得软弱无力。他们需要帮助才能伸展,才能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尽情探索,发现她们的力量之屋。而男孩呢,经常不得不彷徨在自己的情绪里,孤零零地面对自己,没有拥抱没有照顾,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才能扎下根。(P131)
『思考』「联结,既与男孩,也与女孩」由于男孩所受到的对待方式,他们更有可能无法表达受伤及脆弱的感受,无法保持亲密的关系,或是无法接纳温情。而不幸的是,表达感受、亲密关系以及接纳温情,恰好正是摆脱孤寂的方法。(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