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卑与超越》读书会 Posted by Ruth on February 4, 2015 at 3:15am 《自卑与超越》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PDCA中文学苑 to add comments! Join PDCA中文学苑 Email me when people reply – Follow
Replies
爱情与婚姻(3月2日)
『书摘』“婚姻中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是对婚姻的最大忽视。如果存有这样的思想,那么,此人会整天想到如何从生活中寻求快乐和刺激,而不想受到婚姻的任何约束和限制,更不会想到对方的生活是否快乐和舒心。这是对婚姻的极大破坏,这样的婚姻不会长久,终究会葬送在自己手中,这种办法不可模仿。所以,我们在恋爱中,不能只想着享乐而不去承担责任。 ”(P189)
『思考』“友情是培养孩子对社会产生兴趣的方法之一,在与人交往中,孩子们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怎样分享他人的快乐和忧伤。如果一个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被人保护起来,从而在自己的空间中独自长大,没有同学或朋友,那么他永远不会去为他人着想。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遇到事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P192)
爱情与婚姻(3月1日)
『书摘』“ 如果对对方的关爱胜于给自己的,那么他们之间就是平等的。如果两方都将心奉献给对方,就不会有所约束存有自卑感了。但是,想要真正平等,双方必须都持这样的态度。只有我们努力为对方付出,对方才会有安全感,才会认为自己是被需要的。再次,我找到了婚姻幸福的基本前提:你是最有价值的,你被我所需要,你是很优秀的,你既是我的伴侣又是我的朋友,这虽然只是一种感觉,却需要用行动证明。”(P184)
『思考』“环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他的思想应该是由他对环境的看法决定的。由此可见,他对环境的看法十分重要。可能在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他并不幸福,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这也会激发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会尽力让自己的婚姻变得幸福。我们不能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去全面肯定或否定他。”(P186)
个体与社会群体(2月23曰)
『书摘』“如果一个人是众人的朋友,并将有益的工作和美满的婚姻贡献给社会,那么他自身就不再有自卑感和挫败感。他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充满爱心的世界中,他所见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当遇到困难时会有人与其一起承担。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世界。我们必须事事付诸行动,不能观望退缩。”他应该明白,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阶段,而自己则属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他也会感受到,此时正是自己完成开创性工作、为人类贡献力量的时候。世界上的确有很多罪恶、挫折、不公和磨难,但这是我们的世界,无论善恶美丑,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这里工作,要让他更加美好。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人人都可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不会辜负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P179~180)
『思考』“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也就意味着以合作的态度承担起解决人生三大问题的责任。我们对一个人说提出的最高要求和给予其的最高荣誉就是: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员工;在朋友中,是一个好伙伴;在爱情和婚姻中;是一个好伴侣。总之,一个人应该证明自己是人类忠实的朋友。”(P180)
个体与社会群体(2月22曰)
『书摘』“与同胞建立共同的友谊,是我们人类最初的愿望之一。正是因为有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我们人类才得以发展。在一个家庭中,相互的关心爱护更是必不可少的。纵观历史,不管哪朝哪代,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大家族相亲相爱的情景。即使原始社会亦是如此,他们同样会用统一的标志将同族人召集在一起,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P172)
『思考』“在基督教中,一条重要的法则:‘爱你的邻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为了同类之间的合作所做的努力。有趣的是,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观点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个被过份宠爱的孩子允许会问:‘为什么要爱我的邻居?我的邻居爱我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合作精神的缺乏和自私自利精神的主导。”(P173)
平衡人生难题(2月21曰)
『书摘』“在孩子心中,最普遍的一种目标常常是胜过家庭中的某个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这样的目标价值非凡,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事例。并且,如果孩子想让自己的成就超越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经验就会为其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我父亲是警察,孩子也许想成为法官或律师。如果父亲是医院的职员,孩子也许想成为医生或者大夫。如果父亲是老师,孩子可能想成为教授。(P169)
『思考』“当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职业和中年人在职场不顺时,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兴趣,并真诚的为他们提出建议,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导。”(P170)
平衡人生难题(2月20曰)
『书摘』“在给一个人提供就业指导的时候,他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一个人的最初记忆中。如果对于视觉相关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他此时就需要从事与视觉相关的职业。如果某人说他对人们的谈话和风铃的声音很敏感,那就说明他的听觉很敏感,那么与音乐相关的职业也许更适合他。有些孩子也许还会说起关于运动的印象比较深刻,此类孩子常常比较好动,那么关于体力或者外出旅游的职业也许更适合他。”(P168)
『思考』已知人生的三大问题是:1)职业问题;2)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他人发生联系;3)性别问题。如何来平衡人生中的三的问题?
平衡人生难题(2月20曰)
『书摘』“在给一个人提供就业指导的时候,他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一个人的最初记忆中。如果对于视觉相关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他此时就需要从事与视觉相关的职业。如果某人说他对人们的谈话和风铃的声音很敏感,那就说明他的听觉很敏感,那么与音乐相关的职业也许更适合他。有些孩子也许还会说起关于运动的印象比较深刻,此类孩子常常比较好动,那么关于体力或者外出旅游的职业也许更适合他。”(P168)
『思考』已知人生的三大问题是:1)职业问题;2)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他人发生联系;3)性别问题。如何来平衡人生中的三的问题?
犯罪及预防(2月19日)
『书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在四五岁时就已基本形成,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人生态度对其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一个人认识到了自己性格的错误,才会去试图改变。在此,我们就明白了有些人犯了多次错误,受了多次挫折和侮辱,失去了生活的各种权利,却依然不去改变,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的原因。”(P148)
『思考』“如果我们对人生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罪犯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好像是人生中最大的问题,其余的都处于附属地位,并且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去关心他人。”(P148~149)
犯罪及预防(2月18日)
『书摘』“犯罪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他们知道社会中需要与人合作,相互关心,可是自己却从不这样做,所以这样的人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敌人,为自己被社会孤立,得不到任何人的相识,另一种被惯坏的孩子。在我所接触的罪犯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是因为母亲对我太过宠爱,所以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一点上我们还会详细论述。这里我提到这个问题是想告诉你们:罪犯作案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都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合作精神,才致使自己脱离了社会。”(P141~142)
『思考』了解犯罪心理,可以帮助犯错误的人改过自新。
春期的引导(2月17日)
『书摘』“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把自己看成社会中的一分子,并且知道为什么会奉献的意义,尤其是他可以用很平和的心态和异性结为朋友,那么青春期只不过是他为自己长大、计划未来所做的准备。如果他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就会对环境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必定会在青春期面前变得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在别人的施压之下,也许会去完成某事;但是如果让他独立去做,他就有些不知所措,结果注定会失败。这样的人已经习惯了被人指使,一旦自由了,便不知道该何去何从。”(P132)
『思考』青春期的孩子问题有:被溺爱的孩子,沉溺于童年、轻微犯罪、神经官能症、与预期相悖、渴望赞赏与认同。怎样能避免或减少孩子出现这些问题?